400-123-4567
banner
最新公告:NOTICE
  • 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

社保代理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业务范围 > 社保代理

江西莲花:红色代办暖民心

发布时间:2025-09-21 17:50:13 点击量:

  

江西莲花:红色代办暖民心

  在荷塘乡偏远的“老寒山”片区,这样的服务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。该片区涵盖寒山村、安泉村、白竹村三个村庄,户籍人口共1361人,常住人口却仅352人。其中,安泉村的常住与户籍比更是低至22%,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,人口“空心化”成为制约这片土地发展的突出难题。

  “以前村里老人想去集镇的农贸市场办事,得坐半小时三轮车才能到;买袋化肥要托人捎带;快递到了,更是要等子女回家才能取。”白竹村村民刘大爷的话,道出了曾经“老寒山”片区群众生活的诸多不便。民生需求与服务供给之间的 “断层”,让“最后一公里”成为困扰村民的堵点,也成为乡党委亟待破解的课题。

  为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荷塘乡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探索出一条“片区化治理”的新路径——将三个“空心”村整合为一个片区,由各村老党员、热心公益的群众共同组成联合理事会。理事会不仅定期走访辖区群众,倾听需求、收集意见,还在每个工作日安排人员轮班接待百姓,确保群众的诉求能及时被响应。而“红色代办”,则成为理事会填充村庄“空心”、破解民生难题的关键抓手,用实打实的服务为村民排忧解难。

  “以前要办点事,得专门挤出半天时间从安泉村赶到集镇,路途远不说,有时临近中午,还不一定能买到新鲜的猪肉。现在有了理事会,有啥需求在群里一说,很快就能解决。” 安泉村村民周大叔的感慨,是“老寒山”片区群众共同的心声,也是“红色代办”成效的生动注脚。

  6月份,片区联合理事会成员在走访中发现,常住人口不足100人的白竹村,留守老人居多,往返集镇碾米成为老人们的生活难题。得知情况后,理事会成员第一时间联合村干部商讨解决方案,最终确定每月20日左右租用三轮车,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集中碾米。“以前碾50斤米,得推着板车去集镇,来回要两个小时。现在到了时间,村民群里就会发消息,通知我们在家门口等,他们会帮我们把稻谷拖去集镇碾好送回来,真给我们这些独居老人办了件大实事!” 刚拿到新碾好大米的张奶奶脸上满是笑容。据统计,自集中碾米代办服务推出以来,已累计为村民碾米超2000斤,解决了20余户老人的“吃饭大事”。

  除了碾米,快递收发也是片区百姓的高频需求。为此,片区在寒山村设立了集中的“红色代办点”,由党员志愿者轮流驻点。每天,志愿者会汇总村民的取件需求,统一前往乡快递站领取,再由其他代办员分送到各村村民手中。“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跑3趟,光寒山村一天就能收发快递40多件。” 寒山村代办员彭彬指着登记本说,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收件人、物品类型和联系方式,每一笔都承载着村民的期待。截至目前,片区“红色代办点”已累计为村民收发快递超3000件,代缴社保、医保等费用130余次,代购药品、生活用品200余件。

  如今,行走在“老寒山”片区的乡间小道上,昔日冷清的村庄逐渐恢复了生机:村口有了村民聊天的欢声笑语,代办点里满是感谢的话语,老人们的脸上多了舒心的笑容。一张张满意的笑脸、一声声真诚的感谢,见证着“红色代办”为这片土地带来的点滴变化。

  荷塘乡党委书记颜少金表示,下一步,乡党委将继续深化“支部联合、治理融合、服务契合”实践,逐步完善片区理事会服务机制,持续补齐“空心村”服务短板。通过不断优化 “红色代办”服务,让“空心村”真正装满“实心”暖意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,让这片土地在党建引领下焕发更持久的活力。(供稿:莲花县委宣传部)

  每天至少20公里的路程,丈量着他为村民服务的“代办”日常,也记录着“老寒山”片区的温暖变迁。